There’s More to Bordeaux Than Super Expensive Wine
摘要:
波爾多一直以出產優(yōu)質高價的葡萄酒而聞名,然而在新世界酒款風格涌現,國際間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波爾多也正朝著新的方向發(fā)展。本文將為您概述那些細微的波爾多新風象。
ABSTRACT:
Bordeaux has long been known for its premium and expensive wine. However,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rapid win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ly frequ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new trends are developing in this established wine region.
波爾多,這個擁有多座世界級一流酒莊的產酒勝地,長期以來以其優(yōu)質的葡萄酒擄獲著各國人民的芳心,其獨特的風土條件以及精湛的釀酒工藝賦予了波爾多酒款諸多不可替代性。然而,長期以來影響波爾多葡萄酒風格的還有另一個因素--消費趨勢,這在大多數的葡萄酒產區(qū)都是不存在的。如今,也正是這一因素主導著波爾多慢慢地改變。本文將從大眾品味、新生代崛起以及釀造工藝三方面淺述波爾多近年來的改變趨勢。
1. 大眾品味
20世紀80年代后期,葡萄酒評論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首次發(fā)行的《葡萄酒倡導家》(The Wine Advocate)在美國大賣,書中詳細記錄了他對波爾多多款1982年份葡萄酒的酒評和相應給予的80-100不等的打分。此后越來越多的葡萄酒投資者樂意投資波爾多葡萄酒,帕克推崇的酒香濃郁,風味凝練的波爾多葡萄酒也逐漸成為市場主流。近年來,隨著國際間貿易與交流的日益頻繁,國際市場上涌現出大量的優(yōu)質酒款,這些酒同樣產自頗有名氣的莊園,并且價格更為親民,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嘗試飲用和投資其他風格的酒款,而不是只盯著波爾多知名的傳統(tǒng)葡萄酒。
2. 新生代的崛起
近年來,年輕一輩的接班人開始管理家族事業(yè),許多來自
勃艮第(Burgundy)、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甚至是美國的葡萄酒愛好者也選擇入駐波爾多發(fā)展他們的事業(yè),于是在波爾多右岸出現了一些新興酒莊,釀酒師們也開始偏向年輕化。他們游覽各國,不斷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新世界國家積累釀酒經驗,也有著更為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以及更為開放的學習態(tài)度。在他們的推動下,波爾多對市場的定位更為準確,對現代科技以及信息的利用更為充分,同時也更重視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2010年,波爾多葡萄酒委員會(The Bordeaux Wine Council)建立了環(huán)境管理體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專注于葡萄園的環(huán)境治理。這一體系的理念在于加強各個葡萄種植園之間的經驗心得共享,將波爾多化成幾個大塊共同治理。這一過程也許漫長,但波爾多正在努力地向有機種植,生物動力法等模式靠攏。
3. 釀造工藝
波爾多紅白葡萄酒的釀造風格也有較為明顯的變化。干型優(yōu)質的白葡萄酒日益走俏,紅葡萄酒則更注重突出葡萄本身的果味。
20世紀90年代,一名來自波爾多大學(University of Bordeaux)的科學家在實驗中提煉出存在于葡萄果皮中,用于制造白葡萄酒清新果香的微分子。隨后,釀酒師丹尼斯·杜波殿(Denis Dubourdieu)不斷研究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的果香來源,發(fā)現與果皮接觸的浸漬方式能夠賦予白葡萄酒更為豐富的香氣,因而成為首次使用這一浸漬方法的釀酒師。如今,已有不少波爾多酒莊在釀造白葡萄酒時采用這一新興的浸漬方法,波爾多白葡萄酒的整體風格開始走向干型。而在紅葡萄酒的釀造方面,近年的波爾多更加注重釀酒葡萄的質產,“少就是多”的培育理念成為整個地區(qū)的大趨勢。釀酒師們也十分熱衷于保留葡萄品種本身的果味,并盡力完整呈現出品種的個性以及產區(qū)的風土特征,不再一致向傳統(tǒng)風格看齊,開始追求個性、多樣化的釀造方法。(文/ Cas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