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一詞常常被簡單地定義為葡萄樹上出產多少釀酒葡萄,但這卻其實是一個復雜而具爭議的話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California Davis)教授和植物學家馬克·馬修斯(Mark A Matthews)表明:"在葡萄栽培中最一致的研究結果是,若葡萄樹上累積足夠多的果實,成熟期則會推遲;若減少產量,成熟期(糖分積累)則會提前"。基于此觀點,如何確定適當?shù)漠a量水平與栽種地點、葡萄品種以及栽培理念等諸多相互關聯(lián)的因素息息相關。
葡萄果實 結果(圖片來源:www.bordeaux.com)
種植密度、水分與陽光
產量通常以每英畝的噸數(shù)或每公頃的千克數(shù)來衡量。假如兩個葡萄園每英畝產量都可能達到 3 噸,前者每英畝種植 1000 棵葡萄樹,后者每英畝種植 4000 棵,這意味著第一個葡萄園的每棵葡萄樹上的果實比第二個葡萄園多得多。一般來講,葡萄樹的種植密度一般從每英畝幾百株到超過 5000 株不等。一個地方能出產的果實數(shù)量取決于葡萄園風土和年份的特點,但更重要的是水分可用性和土壤持水能力。一個更有活力的葡萄園可以種植更少量但更大的葡萄樹,并令每棵樹都能出產更多的果實;或者種植更多的小葡萄樹,每棵樹出產更少的果實。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栽培更多的葡萄樹,每棵樹出產更少的果實,這樣的搭配總產量更高。
葡萄樹之間的距離越近,它們對資源的競爭就越激烈--地下的水和營養(yǎng)物質以及陽光。這就是為什么在干燥地區(qū)的旱地上,葡萄樹之間的間距較遠。然而,新世界的大多數(shù)葡萄園都采用灌溉方式栽培,以保證更密集的種植量和更大的產量潛力。在有灌溉的葡萄園或有足夠降雨量的旱作葡萄園中,唯一的變量便是陽光攝取度。過度旺盛的葡萄樹冠會阻礙氣流,導致疾病的多發(fā),并造成遮擋,抑制第二年的產量。
葡萄品種
葡萄樹上的一切都須通過品種的基因角度來分析。雖在同一個葡萄園里種植,并以同樣的方式栽培,但不同的品種可以承受不同的葡萄串負荷。品種的基因直接影響產量潛力。果實大小/重量、每簇葡萄的數(shù)量以及每棵樹的典型簇數(shù)都取決于品種基因。其中果實大小不僅在不同品種之間不同,而且在同一品種的克隆體之間也不同。
葡萄花 開花(圖片來源:www.bordeaux.com)
不同品種的開花數(shù)量(潛在果實數(shù)量)也大不相同,如白葡萄品種霞多麗(Chardonnay)和用于雪莉酒(Sherry)釀造的帕洛米諾(Palomino)之間的果實數(shù)量就存在極端差異。此外,葡萄品種在其典型的坐果率方面也有差異(即有多少花真正變成了葡萄果實)。
栽培理念
長久以來,葡萄酒界一直認為較低的產量能帶來更好的葡萄酒質量。然而,研究和現(xiàn)代葡萄栽培技術的進步表明,較低的產量并不一定意味著更高的質量。在葡萄生長季短或疾病侵襲壓力大的情況下,低產量是可取的,但過度降低產量不僅是一種不可持續(xù)的耕作方式,更可能導致葡萄酒成本的增加,使行業(yè)和消費者處于不利地位。自上個世紀至今,人們對產量的理解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如今大多數(shù)葡萄栽培者都接受了“葡萄藤平衡”的概念,保持不必要的低產量的做法正在消散。(文/Vesper)